-
目录
-
评论
-
设置
水懂气味,更懂你
第五章: 八节八方八风到底指什么?
八风者,盖风以应四时,起于八方,而性亦八变。
——《吕氏春秋》
上一章讲到,震而分阴阳,建四时,四时阴阳开合而有八节,斗极之气故以八分而节制天化,然四时八节“无以验”,风为震之气,则验之于风。
《吕氏春秋》说,八风起于八方,那八方又因何而来?
前面我们讲到过四方和中央,说到“四方之中心,谓之中央。也就是说,四方和中央,是相互参考而产生的。我们在一个平面上布四个点,并用线将四个点连起来,便成为一个四方形,每一条线,便是一方,四条线加起来来,便是四方,而将四方形的两个对角分别用两根线连起来,这两条线交汇的点,便是中央,即四方的中心,即中央。”
那么上文所讲到的每条连接中心和远点的线,叫做“维”,共四条,称为四维,四其为边角,故也称四隅,亦称四角,用以和四方一起用来表达北斗运行的方向次序,故《淮南子·天文训》中言:“帝张四维,运之以斗。”
故以斗极为中心,其正四方则为四正,名东、南、西、北;其隅四方则为四维,名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合称八方。
斗的运行方位,可以用八方来表示,但这八方中,其四维为角为隅,即没有形成“正面”,所以具备“正面”特征的,只有东、南、西、北。所以,虽有八方,却只有“四面”,故后来的成语“四面八方”,用来代指事物的方方面面,各个角度。
我们先说四方,再说角度。
在斗极为中心,其四方为四面,用四面可将八方的所有事物概括其中,故四方的二十八星宿则用四方来区分,便有了东方七宿象苍龙而命为东方苍龙,南方七宿象朱雀而命为南方朱雀,西方七宿象白虎而命名为西方白虎,北方七宿象玄武而为北方玄武,简称四象。
前面说过,四维为角,比如东南角,那么从东南角到正南,要历经多少度呢?也就是上一章中提到的北斗“移节度“,一年既分为八节,那么,每移一节,即从角到正,则为多少度呢。
这个问题是针对以北辰为中心的北斗问的,对于北斗来说,其以北辰为中心,其一周天为三百六十度,共分八节,每两节之间为四十五度。
但对人来说不是这样,人是以太阳为中心,其一周天被等同于一年,则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
从直观上来讲,二者每岁均有所差。但为了方便理解,可以粗略的当成每年有八节,每节之间相隔四十五天,但我们知道这个四十五天并不是绝对的精准正确,只是为了民间方便记忆。
北斗运行,斗极之气八分而节制天下,然四时八节“无以验“,风为震之气,则验之以风,故验八风。
那么,古人如何理解风的作用?风在古代特指“八风“,故《说文解字》中云:风,八风也。风动虫生,“蟲八日(风)而化”。”风的本质,是气(能量)的一致性运动,如《广雅·释言》中曰:“风,气也。”但气对很多人来说理解过于抽象,用风来表达,会更形象也更贴近本真些。
《说文解字》中说风指八风,为风动虫生之意,所以风字的写法,也是風,意为“风动虫生”。
“虫”在古代指所有动物的总称,《大戴礼记》则解释为“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
表达了在八风的作用下,动物类生命化育收藏的生命过程。名义上说的是八风,而这里的风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本质上不能对等,这里本质上说的是”气“,翻译过来,就是元气震动,而产生八风,而八风化育万物。《说文解字》风部中解释”风“时,用的是“风动虫生,蟲(动物的统称)日而化。”。依据上下文释意和传统文化中的常识,其本意应为“风动虫生,蟲八风而化”意为万物是在八风(不同的气)的影响下,完成生长收藏整个化育的过程,故言““蟲八风而化”。
北斗运行八方,而生八气,此八气震而外出,命之为风,故言八风。所以戴侗《六书故·动物四》曰:“天地八方之气吹嘘鼓动者命之曰风。”
《吕氏春秋》中言:“八风者,盖风以应四时,起于八方,而性亦八变。”那么,这八方之气,或者说八方来说,既然“性亦八变”,那么,又有什么不同?
八方之气,而生(表现为)八风。
如八方之东北(方)角,命名为艮,其气则为艮气,其距冬至四十五度,主立春四十五日,因其主出万物,条治万物,故曰条风。又因其时阳气渐起,积雪消融,故称“融风”。《史记.律书》中云:“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风。”
八方之正东,命名为震,其气则为震气,其距立春四十五度,主春分四十五日,因其明万物尽出,东方应春,故曰明庶风。《史记·律书》中云:“明庶风居东方。明庶者,明众物尽出也。”
八方之东南,命名为巽,其气则为巽气,其距春分四十五度,主立夏四十五日,因其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曰清明风。《史记·律书》:“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
八方之正南,命名为离,其气则为离气,其距立夏四十五度,主夏至四十五日,因其阳气道竟,万物相见,故曰景风。《史记·律书》:“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故曰景风。”
八方之西南,命名为坤,其气则为坤气,其距夏至四十五度,主立秋四十五日,因其沉夺万物之气,阳敛而阴出,故曰凉风。《史记·律书》:“凉风居西南维,主地。地者,沉夺万物气也。”
八方之正西,命名为兑,其气则为兑气,其距立秋四十五度,主秋分四十五日,因其阴气禀万物,阳气就藏,故曰阎阖风。《史记·律书》:
“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
八方之西北,命名为乾,其气则为乾气,其距秋分四十五度,主立冬四十五日,因其阴阳之气始不交,阴阳未化合,故言不周风。《史记·律书》:“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
八方之正北,命名为坎,其气则为坎气,其距立冬四十五度,主冬至四十五日,因其阳气在下,阴莫阳广大,而曰广莫风,《史记·律书》:
“广莫风居北方。广莫者,言阳气在下,阴莫阳广大也,故曰广莫。”
因此,《易纬通卦验》中言:“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所以,北斗运行,而分阳,建四时,移节度,定风气,那么风气的变化,也影响着地球上诸多生物的“气味”变化,产生“性质”的不同,但最终影响到地球上的万物,还有一个星宿在起着作用,那便是二十八星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箕宿,我们明天再讲。今天给大家给我制的一个图,作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