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评论
-
设置
衣食住行
行——上篇:本源知识
一、从“不完美”中发现生命的美好
我想首先问一个问题:你喜欢的偶像是谁?每个人都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偶像。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这种偶像可能是影星、歌星、达官、贵人,也可能是你的父亲、母亲、朋友,有熟悉的,也有完全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当然,崇拜的方式也可能很多,但总体来说就是感情上的认可、尊敬、理解,或者更大程度上的依赖。但是,在你崇拜偶像的时候,是否想过你为什么要崇拜偶像?
你之所以会有对偶像的这种需求,其实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有对美好追求的愿望,包括美好的声音、美好的行为、美好的面孔、美好的视野、美好的生活方式……一旦你在生活中发现,有一个人做到了你期望做到的或者你期望拥有的东西之后,你就会对他产生幢憬、向往。
一旦我们喜欢上这个偶像,不管他做的事情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愿意继续去美化他,因为美化的是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的潜在需求。就算他有些地方做得不完美,我们也会舍弃他的不完美,保存他的完美,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美好的追求对象。
但是,生活往往喜欢跟我们开玩笑。偶像在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快乐的时候,也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深的伤害和痛苦,正如一首歌中唱的:你爱的人,伤害你最深。
当我们对偶像产生了美好的追求时,或者说当我们对关心和在乎的事情投入了一种类似偶像崇拜的情感时,我们的内心就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美好的期待。当我们终于在某一天发现这种美好的期待是多么不堪一击,特别是这种不堪一击是来自我们身边人时,这种打击往往非常痛苦、难以接受。
其实,真正的生活从来也没有完美过,你所遇到的完美生活,要么是你还没有机会发现有残缺的真相,要么就是被人为地掩盖了不完美的真相。接受不美好的生活常态,反而是享受美好生活的前提。
(一)接纳“美好”中的“不美好”,互不否认
如果你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真实的生活并不都是充满正能量,生活并不永远是一片阳光,美好和残缺永远是相生相伴的,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在不同的阶段对美好与残缺互不否认,享受我们的美好,包容我们的残缺,从而获得生活的幸福感。
具体如何做呢?我想先说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特别喜欢著名主持人倪萍,从二十多岁开始就把倪萍当成梦中情人了,喜欢了很多年。后来有一天,他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居然看见倪萍了。那天倪萍没有打扮,头发也没怎么梳。这个人看见现实生活中的倪萍后,当时眼泪就下来了,特别悲伤地说: “倪萍啊倪萍,你怎么就这样啊?”
其实,人家倪萍也委屈: “我怎么了?几十年前我那样,几十年后你还让我怎么样呢?出门买个菜,有个人盯着我,眼泪哗哗地流下来,说你怎么这样啊。这对我打击也挺大的。”
有句话说得好,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现实有可能残酷到,所有的你认为美好的一切背后,都掩藏着非常阴暗的一面。
在德国统一之前,东德曾经建立了秘密警察组织,存档了很多人的档案。东德倒台之后,他们在烧档案时,民众冲进去,把档案给劫下来了。结果,民众发现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一个不到 2000万人口的城市里,居然有将近 800万的秘密警察,每个人基本上都能发现自己的档案。这些人在那么艰难的岁月里,都咬牙坚持活过来了,然而,在看到档案后的几天时间,很多德国人疯掉、自杀了,整个城市弥漫在一片痛苦之中。后来政府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阅读自己曾经的档案。
因为那些疯掉、自杀的人发现,档案里面泄露和监视自己的人,居然是自己深爱的妻子、丈夫、孩子、父亲。面对这一残酷现实的那一刻,很多人崩溃了,他们无法理解无法释怀:“我那么信任你,你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但是,如果那个档案被密封,不让任何人查看,又会怎么样呢?这些人还是会幸福平静地生活下去。在阴暗的环境里,很多人都做过阴暗的事情,因为人性总有阴暗的一面。
上面的案例都是告诉我们,其实生活就是由美好和不美好共同组成的,不知道哪一天,我们从小树立的美好的幻想、榜样,就有可能被破坏掉,甚至亲情也有可能被破坏掉。
比如,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哪怕你一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子女身上,在你年老多病的时候,他们却并不情愿照顾你。
或者有一天,你会发现,跟你一块成长的好朋友,在你们都很穷的少年时代,可以把仅有的几块钱分给对方,但是长大后,在他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资产的时候,你向他借几万块钱,他都不借给你。在你的心里,其实这个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你珍惜的那几十年的友谊被毁掉的问题,对不对?
其实真相往往不是这样的,也许当你向发小借钱时,他虽然有几百万的资金,但正好被卡在某个地方了,或者还有种种客观的原因,导致他这个钱没法借。但是那些原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没有人给对方解释的机会,然后双方的关系就这样完了。所以你会发现小时候的朋友,到最后越来越少,你能信任的朋友也是越来越少了。
再说一个例子。一个女人,认为她的男朋友特别爱她,爱到无以复加。她就好奇:“他到底有多爱我,到底有多忠诚呢?”于是这个女人就托一个特别漂亮温柔的闺密,去试探一下自已的男朋友。这个试探的结果往往是惨不忍睹的。人性是有弱点的,往往经不起试探,你必须坦诚地承认和接纳。
这么多例子,无非是让我们看到生活本身就是由完美和不完美组成的,不管是偶像还是亲朋好友,如果你不能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你就很有可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当我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些不完美时,究竟该怎么办?比如为倪萍形象伤心的那个人、看过了东德档案的那些人、被发小拒绝借钱的人、被闺密抢走了男友的人……又该怎么避免自己的世界崩溃,从不完美中迅速走出来,坚强地走下去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纳包容、互不否认。
接纳包容,就是先要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那么互不否认是什么意思?比如说,假设你和恋人分手了,他喜欢上别人了,但是你绝对不要否认,他曾经跟你在一起的那段时间的美好,不能因为最后结果的不如人意,就去否定以前的美好。
你不能因为一个朋友做错一件事情,就否认你们之间所有真心的东西,包括家人,也要做到互不否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生活。因此,互不否认,就是要学会完全认可以前存在的东西,能够同时接纳美好和不美好,让曾经的美好成为自己抵抗伤害的勇气和力量。
虽然倪萍现在老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她以前确实是一个人的梦中情人,互不否认才会坦然接受倪萍的容颜变老。
另外,就像东德的档案解密,在事件发生之前,这家人之间的情感都是真的,东德统治期间,因为各种原因,这种情感掺了假,但是这种事情结束以后,他的情感又是真的。各个阶段互不否认,就能继续坦然幸福地走下去。
因此,建立在接纳包容、互不否认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从不完美的生活中抽出那些曾经的完美,成为我们接纳和包容这些伤害的勇气,成为支持我们幸福前行的力量。
(二)谨慎总结,不轻易论断
当我们面对生活的不完美、不如意时,怎么样才能做到快速接纳和包容、互不否认?
关键是要在当下一刻,谨慎地总结、不轻易论断,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偏激生活的烦恼。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极其有限的,你能接触的人也极其有限。有的人只接触了两三个具有某些特征的人,就得出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其实往往是伪答案。
比如,你接触了两个河南人,那两个人都骗了你,从此之后,你得出一个结论:河南人都是骗子。这种未经大量数据验证的阶段性总结和轻易做出的论断,往往会桎梏你的人际关系,扭曲你对世界的认识,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糟糕,很有可能让你因为总结的错误导致判断的错误,进而碰上真正的坏事。
如果你仅仅因为两个河南人骗了你,就认为河南人都是骗子,你就有可能在漫长的人生中,错过很多河南人对你的帮助。反过来说,如果起初你遇到的两个河南人都非常诚实,你又轻易总结出河南人都很诚实,然后当你遇到第三个、第四个河南人时,你就有可能离被骗不远了。
所以说,要谨慎地总结,不轻易论断,主要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样本太少,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结论,特别是像那种情感类、人性类的总结,更要谨慎总结少论断,比如什么男人都不可靠、爱情都不是、人和人之间没有真情……这些论断太片面,反而会影响你的生活。
当我们谨慎地总结、不轻易论断人和事的时候,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地做到互不否认,从而让自己遇到更多的可能性,看到更多的积极面,八也瓮父得越来越平和,不轻易陷入偏激的生活。
(三)接受事实,但不习以为常
接受事实,就是要接纳当前发生的事情,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臣服,不习以为常则是要求我们认命但又不屈服于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为自己争取更加美好的生活。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个家人脾气非常暴躁,你爸或你妈、怎么办?第一,你要接受这个事实,对不对?你不接受这个事兴,那就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因为你的父母是不能更换的。第二,要不习以为常,要去努力改变,把父母脾气不好对你的影响降到最低。生活中所有的问题,不能因为它存在的时间太长、频率过高,我们就要无奈地全盘接受,更不能把错的认成对的,而是要去改变。
其实很多问题,当你决定要去主动解决时,你会发现其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难。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我每周一到周五都要上课,这件事情已经在我生命中连续发生了四五年,但其实我越来越不愿意继续下去。怎么办呢?我首先接受这个事实,但我不认为我的生命就该这样,我还有别的追求,这就是“不习以为常”。后来,我慢慢减少课程,从一周上五天课减少到四天,再减少到三天……直到减少到现在的一天,从而为自己腾出了更多的自由时间。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一开始讲的那些问题,有可能你身边所有的人、所有的组织,都是靠不住的,这可能就是一个客观现实,但是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因为别人靠不住而感到悲。哀的,他承认这个现实并不断去改善它。
你知道哪些人最没有承受打击的能力吗?就是那些一直认为生活很美好的人,结果遭遇了一次打击,这个人就趴下了,其实这就是对未知生活的一种偏执。还有一种人是,他一直认为生活不美好,然后变得非常消极,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给挥霍掉了。
其实正常的人是能看到这个世界是由美好与不美好同时组成的,知道这个世界上人性的好与不好,但是,他会按照自己能够获得幸福或者自然生长的方式去生活。
我还在一个帖子里说过一件事,就是当洪水冲进鸿沟以后,水里面的鱼就会哗哗地往两边游,这是鱼的本性,它要求生,但是,当洪水结束了,这些水会不会因为鱼儿离开过就不再要这些鱼了?不会的。
我们常说,利则交通,人性就是逐利,逐利就会产生相互的交往。害则相避,有害就会相互避让,这就是人性。你不管承认不承认,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你要能看得开、放得下,假如有个人曾经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你要坦诚地了解这件事,但是不要纠结于这件事,因为你的生活还要继续。
所以说,我们要看到人性有弱点,不能揪着不放。假如一个人知道,明天有人会做对不起他的事情,那么他今天还会对这个人好吗?肯定不会。但是,如果他今天不对这个人好,这个人就会跟他交恶,那么他们的关系就会一直恶下去的。所以对我来说,就算我知道未来几年谁好谁不好,我还会像今天不知道那件事情一样对他好,今天就是今天,对吧?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坦然地接受一切事实,非常自在淡定翘王秸。我喜欢历史,接触到的历史的信息比较多,当我看到那么多的世事起落之后,还是要求自己以一个乐观的心摹态去好好生活。
尽管我看剑的黑暗的事情太多,但是,它没有让我变得偏激,而是内心更加宁静地做事情,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非常好的事,也有非常坏的事,而且我认可它们的同时存在。
但是,虽然我认可它们的存在,但我并不习以为常,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我会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所有事情,这就是我说的“接受事实”。
我们要让生活变得更好,在好事坏事都接触完之后,变成真正的成熟,既不盲目,又不绝望,淡定自在地往前走,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