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登录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 目录
  • 评论
  • 设置

衣食住行

作者:南山空同    2021-09-27 10:36    阅读:682    回复:0

食——下篇:实践之道

二、吃出健康


(一)平衡比什么都重要


吃饭的标准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身体的平衡!一个人身体平衡之后,运行是正常的,不健康只是平衡被破坏之后的一种极端表现。


假如一个长寿的人,又抽烟又喝酒,原因是什么?对他来说,每天抽五根烟,跟他的身体已经达成了一种平衡和适应。从一般的角度来讲,抽烟喝酒是有害的,但对他来说,有害的程度很低,他的恶习能让他的身体更平衡。一开始抽烟,他也许会恶心,但时间长了之后,身体就习惯了,所以一个又抽烟又喝酒的人,也有可能长寿。


假如另外一个人,抽烟抽得很厉害,喝酒喝得很厉害,突然看了一本养生的书,于是开始戒烟戒酒,结果过了两三年得癌症死了,恰恰又是那个相关部位得癌症。于是医生说,看吧,这个人就是因为抽烟,戒烟晚了所以死了。其实,他的死不是因为戒烟晚了,而是因为平衡被破坏掉了。肺部每天吸收那点儿烟,突然有一天不给了,不乐意这种失衡啊,就特别容易得癌症,得肿瘤。所以说,有的人是因为看了养生的书、怎么吃好饭的书,才死亡的。


其实,这里面一个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平衡。你只要不是抽烟越来越多,喝酒越来越凶,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状态的平衡。但是,有一种情况我们是坚决不能要的,就是今天抽三支,明天抽四支,后天抽五支。这种情况是平衡破坏掉了,必须得控制。你最多一天抽几根,而且逐步地减少,不能一下子给戒了,得一点点地戒。有的人戒得很干脆,身体很痛苦很难受,看起来是好事,但对身体来讲并不好。必须让他有一个缓慢的平衡过程。


还有一种情况,表面上没有破坏平衡,但也会伤身,就是过度。这个过度,就是表面上看着平衡,其实他的那个量已经大到身体无法承受,无法承受也算破坏平衡。不能看表面现象说,我每天都抽三包烟,现在已经平衡了。不是,你不能看表面的平衡,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平衡是身体已经适应了,而你的这种每天三盒烟,身体是永远无法承受无法适应的,那么这个习惯必须改。


(二)吃饭的节奏——饥则食


每天吃饭的节奏也是一种平衡。


什么叫暴饮暴食?一天吃一顿饭,一顿饭吃很多,并不算暴饮暴食,因为你每天吃一顿。为什么不算呢?暴饮暴食会破坏你原来吃饭的频率和节奏,比如,你这一顿中午吃得太多,晚饭就不吃了,可是你平时是吃晚饭的,结果半夜就饿了,这样,身体的节奏就破坏了。其实暴饮暴食的背后是饮食不规律。


如果你一天只吃一顿饭,那么几点吃都无所谓,只要饿了你就吃,就不是暴饮暴食。相当于一个车站,每天规定只发一班车,那你几点发都行。但是如果前后还有别的车,你就不能想几点发就几点发,必须按照节奏来。


那么一个人一天吃多少顿饭最好?有的人说,一天吃三顿饭最好,有人会说少吃多餐,有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我们要知道,其实吃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饿了就吃。吃饭是你身体的事情,有的时候也是心理的事情。比如,你本来已经吃饱了,但又看到一样好吃的东西,还想吃,因为它的味道太香了,气态食物太丰富,激发了你的欲望,结果你就吃了,这样会把身体给吃出毛病来。没有按身体的需求去吃,这叫饮食不节。


“饿了就吃”  “不饿不吃”,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有的人虽然不饿,但是因为吃饭的时间到了,或者看到好吃的了就吃,所以容易导致身体出问题。我们上班族每天都在工作,假如说饿了就吃,比如 9点钟饿了,但你在公司,不可能马上就有食物吃,只能挨着饿。


这就相当于,有一天你的胃说饿了,你告诉它说,等一下,正在忙呢。胃只能在那等着,待会儿它又忍不住,说“我真的饿,并开始难受”,你说,再等一下好吧,忍一忍就到饭点了。


假如你每次都这样,到最后胃的积极性就下降了,饿了也不说了,这叫饿过劲儿了。饿的感觉,其实就是胃在发信号,发完几个信号之后,没有得到回应,它就判断,可能这个人是睡着状态,就不发信号了,你长时间不回应,它就会变成动力不足,还有可能得胃结石。结果就是,别人吃饭的时候,你也能跟着吃,但是每次都吃得很少,说明你的胃的自我调节机制在下降,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你要适当地把它给激活。


怎么激活呢?哪怕你的工作再重要,一旦感觉到饿,哪怕你吃点儿零食,给胃一个回应,就像养小狗一样,那小狗只要得到一点儿吃食就开心得不得了,你对你的胃也应该这样,它一说饿,你就要给予关注。


我们跟自己的身体,要进行随时的沟通和应答。每天,让自己稍微饿一下之后,然后开始响应它,重新把它给激活出来,让它的动力变得更足。响应完之后,再让你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那么你的胃就会非常强大。所以,无论表面上吃饭的时间是否规律,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胃饿了,一定想方设法找到吃的东西,给予最及时的响应。


(三)吃对的地点、对的时间的新鲜食物


第一,反季节食品尽量少吃。


首先,因为它携带的属性,与当季的人体的属性是不匹配的。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反季节食物只是人类运用高科技,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却完全忽略了人体和自然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往往无益于人体的健康。


比如:夏天成熟的西瓜本是天然的消暑食物,清火功效非常强,医学上称为“天然臼虎物”,在夏天食用,能够解除酷暑对人体的侵害。然而现在,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西瓜也会被作为高价水果来消费,殊不知,此时食用西瓜,,对人体来说无异于引狼入室,破坏人体的自我防寒机制,这也是现在很多女孩痛经的一个常见诱因。再比如:秋天成熟的苹果,自身携带秋天萧杀肃降的气息,秋天食用可以促使人体封闭皮毛,启动“收”的模式,顺应自然,但是,如果在春夏食用,则与春天生发、夏天生长的气息相违背,从而导致皮肤过敏等嗍矿


其次,温室大棚生长的东西闻起来或者吃起来往往没有味道,因为气态食物太少,长期食用会造成气态食物的营养缺失,气态食物缺失导致的疾病是用现代仪器检测不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会生很多毛病的一个原因。因此,只吃当季的食物最安全,尽可能地做到“天人合一”。应季食物太早入市的话,一般都是催熟的,也是不能食用的,这在城市里尤其要注意。


第二,跨区域的东西可以尝鲜,但不能当作主食频繁食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带来菜篮子的丰盛,南北方甚至国内外的食物和水果,已经可以方便地采购。人们在选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地域和气候的差异,这些食物和水果都是饱含了当地自然山水、气候的五行八卦属性的产物,未必与你的身体属性匹配,这就是有些北方的人吃了芒果等南方水果会过敏的原因。主要食用当地的食物,这是最健康、最安全的原则。


第三,适当选择后天生活的区域的食物。现代人的流动、迁移,带来了美食文化的丰富多彩,满足口味的同时,也给身体带来了新的问题。有一种说法是:到一个新地方去,先吃当地的水磨制的豆腐,可以很好地预防“水土不服”。在后天迁移的生活区域,尽量少吃在气候方面差异太大的东西,比如,一个从小在北方长大的人,到南方工作后,也许还是习惯吃馒头,甚至会把家乡的一些吃法带过去。


第四,吃新鲜的食物。有些食物的气态食物很强,你可能直接闻得到。但是有些气态食物长期与固态、液态食物在一起,已经被渗透到固态和液态那部分里了,如果放太久,味道就没了。此时,去测营养物质,只要没发生质变,它的营养物质变化很小,但实际上,气态食物却没有了。所以,我们要吃新鲜的食物,吃到它的气态食物。


(四)保证食物种类的均衡


1. 植物:茎、叶、根、果实


以一周为单位来安排食谱,植物的叶、茎、秆、根、果实,这几个哪个都不能缺。长期缺失某个部分,也许会导致身体失衡,某些部位胖了或瘦了;全面均衡地去吃,就不会导致失衡。


2. 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


通过选择不同动物的类别,来满足食物五行八卦的属性平衡。按照不同的生长或活动区域举例的话,可以选择天上飞的,即带翅膀的,比如:鸡、鸭、鹅等;地上跑的:猪、牛、羊等;水里游的:鱼、虾、蟹等。


要逐步强化自己全面均衡地选择食物的观念,逐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搭配食物,健康饮食。一周的食物选择只是一个区间,在生活中可以灵活调节,让这种意识成为习惯就好。


3. 身体自动需求:想吃啥吃啥


日腹之欲是人体重要的调节机制,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念头:好长时间没吃什么了。当你动这个念头的时候,其实说明身体已经需要这种食物了。或者,会突然之间不想吃某种食物了,那么说明这段时间,食用这种食物的频率偏高了。这些念头其实是身体的智能自动发出的信号。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信号,遵循和发现自己的身体需要,进而反省分析,最近食物的搭配是否单调或失之偏颇,从而加以调整。


日常饮食中,不光要考虑自身的需求,还要考虑家人的需求,学会捕捉家人言语中透露出的身体信号,比如,家人会无意中说起,好久没吃什么了,这就是他的身体需求。


4. 学会辨识身体的健康需求


健康的人体会发出健康的饮食信号,健康失衡的人体会发出失衡的饮食信号,即所谓的“同气相求”,“同频共振”。


一个生病的人,往往会不自主地向着病态的需求倾斜,并越走越远。这就相当于一个人爱喝可乐一样,喝的越来越多,基本上身体已经处于失衡状态了。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他喝可;,而是通过别的途径,让他的身体变得平衡,一旦平衡了,可乐会自动戒掉。所以不是要戒这样东西,而是要用另外的东西来调节平衡。


写下您此时的想法吧~
取 消    发 表
评论(0)
    Copyright © 2012-2021 南山空同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429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