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评论
-
设置
南山空同八卦神话
少林禅宗传
一树百果
所以,五祖弘忍要做的,是让禅宗思想走向千家万户,走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问题,而《金刚经》便是敲门砖,那么,敲门人呢?
是不是惠能的禅学智慧真的超过了神秀呢?
若论神秀的专业素养,弘忍门下,无人可出其右。
神秀幼年遍学经史,功底深厚,为人又十分务实,五十岁时才到弘忍处学法,而学法之前,早已深透《老子》、《庄子》,通晓《易经》,至于佛学经典,更是功底深厚,深习《楞伽经》与《文殊般若经》。活脱脱是一学霸。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学霸,去跟弘忍学习之时,仍然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活,一干就是六年。弘忍称其“悬解圆照第一”,也曾叹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并推为首座。所以,说神秀在专业和悟性上不如惠能,因而未能得传法衣的附会之语,可参考弘忍本人的评价。
那么,弘忍传法衣给神秀了吗?没有?传给惠能了吗?也没有。
弘忍没有传法衣给神秀这件事,人尽皆知,为什么,因为神秀作为弘忍的大弟子,传给神秀是理所当然的,但出众人所料的是,弘忍就是没说给没给,但众人没见给,神秀说没给。
但是,弘忍的种种行为,都透露出他要把神秀当成传人,同时又偏不当众举行仪式交付法衣,而且不说原因。
这是别人都不好问,也不好明说的,最后连武则天都忍不住问神秀,弘忍到底给没给你法衣呀,要是不给不合理啊,神秀笑着回答说,或是我修为还不够,所以师父没给。
当时,论修为,神秀要是说自己为第二,那天下真没有人敢称第一。从禅宗内部来说,他是弘忍的大弟子,是首座,是弘忍明确指出,最能代表禅宗成就和高度的人,论社会影响力,当时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没听过“惠能“的名字,论身份地位,武则天迎神秀进京时,向神秀行的是弟子礼。
那为什么神秀要说修为还不够,却又不说到底谁够?那么,为什么弘忍不传法衣给神秀呢?弘忍的顾虑又在何处呢?
神秀的学霸特质和他的朋友圈,决定了他适合走上层路线,并在统治阶层为禅宗赢得发展机会,即便在他离世后,他的弟子普寂、义福等人,仍牢牢掌握着主流社会的绝对影响力,后来在净土宗与南禅的综合影响下变弱,但却在当时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那么,弘忍为什么那么赞赏神秀,那么礼遇神秀,却又不给神秀法衣呢? 真的是因为惠能境界高么? 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弘忍做的事,是能将禅宗发扬光大的举措,那么,谁能将禅宗发扬光大呢?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
一花结一果,一果成一树,一树独一技,一枝花一朵,一花结一果。
大家看到了么,上面无论传承多久,都不能改变的事实是,一花结一果,最多,在年份好些时,雨水充足些,花朵大一点,果实大一点。
禅宗只有唯一的衣钵传人的时候,禅宗若想发展壮大,将无解。
所以,弘忍要做的,是一树开百花,百花结百果,百果生百树,百树生万花,万花香天下。
因此,要他明确谁是他的衣钵传人,谁不是他的衣钵传人,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事,他想要做的,就是,大家都是传人。
虽然他认为神秀功底扎实,智慧超群,社会影响力巨大,可以让禅宗在未来几十年中,风头超过任何宗教门派,然后呢,神秀离世之后呢?禅宗真的可以保持在全社会拥有长期巨大的影响力么?
在一脉单传的逻辑里,强师遮三代,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先师,可保至少三代以内,出不了高徒,那个高徒将永远生活在他的影子下面,大家想想,达摩之后,还有多少人知道慧可,知道僧璨、知道道信呢?
所以,弘忍深知其中的逻辑,他要解决的,就是在阻力最小的情况下,实现他的变革之措施。
弘忍有心打破传统,不传衣钵给任何人,但又不能跟任何人讲他的计划,如果他明确的提出,从他这儿开始,不再单传了,那么,他的压力将是全方面的,不仅不会让禅宗花开百朵,而且还会内部分崩离析。
如果他将衣钵明确了要传给神秀,那么,加上神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会形成新的向心力,然后神秀功成,百花凋枯。
如果他明确传给了惠能,或者任何一个不是神秀的人,这人将成为众矢之的,不但不会成就他,反而会促使这个人早夭。
这时有人问,弘忍不是把衣钵传给惠能了吗,惠能不是好好的吗?
谁说弘忍传给惠能了?答,惠能的弟子们说的!
我们回到当时,再来看具体的情况。神秀走的是上层社会路线,走的是专业运动员的路线,但从四祖道信开始,到五祖弘忍,都有意开创了民间和准专业路线。道信改革的力度相对小一些,在学习课程上采用的是《楞伽经》加《文殊说摩诃般若经》的模式,而弘忍改革的力度大一些,是直接用《金刚经》来进行普及。
那么,神秀符合这个普及性宣传计划吗?显然是不符合。神秀作为全国知名的学霸,大家自知不如,所以,神秀不可能成为这个门的代言人。这个人必须越没文化越好,在这儿学得越少越好,没什么文化,还能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考就过。
大家都会想,我也要做这样的人,我也很可能是这样的人。但唯有神秀,不是这样的人。但惠能是啊。不但惠能是,其他很多人都可以是。
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弘忍把神秀捧得最高,个人认可度也最大,但就是不提法衣的事,既不说传,也不说不传,就是不提这茬。那么惠能呢,惠能也没有明说法衣传给了他 ,只说师父跟我说,让我去南边好好发展。
然而,到了神秀和惠能弟子的口中,神秀的弟子说,五(六)祖弘忍的一切行为说明,神秀才是七祖(将达摩称为二祖),惠能的弟子说,你们拿到衣钵了吗?没有吧,为什么你们没有,因为给惠能了,惠能才是真正的六祖。
然而,这事其实早有安排,达摩曾与慧可说,衣钵传至第六代,便不能再传了,传法不传衣钵。达摩祖师曾言到:“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佛法虽说一花一世界,然释迦牟尼了悟之时,了悟的也是,一树开百花,百花生百果,百果成百树,百树生万花之境。
最后,禅宗在惠能之后,果真大放异彩。
所以,从释迦牟尼到迦叶尊者,再到达摩祖师,再到五祖弘忍,是完成了植种、长芽、长树、开花的过程,而神秀与慧能,则是这颗树上结出来的花和叶。
在这里,花和叶没有高低之分,没有主次之别,只有分工不同,犹如法印与心印。二者均不可或缺。
只注重法印的结果是,穷极其理,浮于名相,经文四万,真伪相杂,极难亲近。只注重心印的结果是,浮躁之气大胜,学得一句,便自觉了证开悟,空谈高下,自觉最为根本,培养了诸多对佛法一知半解的脑残粉,而每个脑残粉顶得上十个黑粉。最常见的,是在网上的传法者,一边用极尽恶毒的话咒骂他人,一边说自己在弘扬佛法。
不过话说回来,专业队伍中,也有极为愚痴者,觉得苦行僧的行为,代表了中国僧人的修行态度,诠释了佛陀的教法。佛教真正中国化,是从五祖弘忍正式开始的。
如果传统文化的复兴,是盲目的恢复旧制,甚至是重拾糟粕,那么,它不是在恢复传统,而是在扼杀文明智慧的承传,因为,不管是佛学、道学、儒学还是任何智慧,兴在一树百果,而不是守残抱缺。所以最缺的,是弘忍这样的表率。